用了20年的洗衣機,最近洗清不乾淨、脫水不完全,發現是馬達無力引起的。舊型洗衣機除了操作面板的電腦晶片外,機械構造只有底部的馬達和皮帶會出現問題,因為沒聽到皮帶鬆弛的吱吱聲,就直接聯想是馬達老化,都20年了與其更換馬達不如換新機,於是展開購機行動。
來到賣場找最大容量的機種—洗被單和涼被方便,先排除韓國品牌,還要全機不鏽鋼,終於找到滿意的,無奈該機種缺貨中,要等二個月也不敢下訂。總不能不洗衣服吧!只好先搶救看看。
先拔掉電源和連接機體的水管(記得要關水龍頭)
讓洗衣機躺平,看到底部構造(忘了先拍照,這是修好才拍的)。
找到元兇了,發現皮帶已龜裂且完全鬆弛,難怪沒聽到吱吱聲,也讓馬達動力無法傳輸。
兩邊有對稱的螺絲,鬆開後可把馬達往右推調整緊度,這個已到盡頭不能再調了,且皮帶也龜裂要換新的。
平常若有發出吱吱聲,是皮帶鬆了,把它調緊就好,也不會影響馬達傳動力。
使用的工具
先用板手放鬆兩端螺絲,再用螺絲起子轉比較快。
把馬達往左推,可輕易取出皮帶。可以看到調整間隙約2公分。
取出皮帶
每條皮帶均有規格編號,這條是”M-19.8”,M是皮帶型式,19.8即周長19.8英吋,市面賣的大多是整數跳,這種特殊規格是客製品,最保險的方法還是直接拿去比,不然就是去公司貴貴的買。
在機械五金行找到M-20比較接近19.8,相比之下一樣長,顯然不適用,因為舊的已經太鬆了,只好拿M-19來試試,付了新台幣44元。
舊皮帶推到最大調整距離還太鬆,其間隙有2公分,皮帶是算圓周長(或是剪斷拉直的長度),繞一圈要算2倍等於4公分,但長度剛好也無法裝進去,這條雖然少了0.8英吋相當2公分,應該沒問題。
馬達端的皮帶輪溝較深先裝上
另一邊先卡住皮帶輪上方,再逆時針轉動,讓皮帶滾進溝槽內。
皮帶上妥了
把馬達向右推,兩端固定螺絲稍為鎖緊以利調整。
調整鬆緊度
皮帶的鬆緊度會影響機械運作,太緊會讓機件較吃力、發熱或磨損,太鬆則動力傳輸不扎實、空轉、發出吱吱聲。通常我是用手指可以翻轉90度當準則,它也有一套公式在算,而一般師傅也只是憑經驗調整而已,調完後再把兩端螺絲確實鎖緊即可。
完工了
把機體扶正、調好水平、接上水管、插電源,還要記得開水龍頭,才不會下次按預約時"凸槌"。目前使用狀況很好,可以再撐幾年吧!
差一點送去資源回收場的洗衣機,只花了新台幣44元救回來,若材料備妥,操作工時約10分鐘,沒有困難度。